西北大学

高校展示2013-05-29

西北大学现设21个院(系),75个本科专业。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5个目录内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

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3人,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在校学生2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900余人,外国留学生900余人。[1]

西北大学最初定名为“关中大学”, 1912 年10 月改今名。其前身为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关中大学堂, 以及陕西法政学堂、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三秦公学等校。其中关中大学堂(1905 年改为陕西高等学校) 位于咸阳、长安两县考院旧址(今西安市东厅门) , 是为今天西北大学的历史源头; 陕西法政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成立, 位于今西安市老关庙什字万寿宫) , 是由陕西巡抚

曹鸿勋在原课吏馆的基础上, 根据北洋法政学堂成规创办的, 为民国前培养官吏及法、商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以后直接成为西北大学早期校舍所在地及专业设置和师资构成的根基; 而农业学堂的校址则成为今天西北大学校舍的永久基础。这一时期的西北大学设有大学部、大学预科及文科、法律科、商科、边务科、农科等专门部, 于1912 年春开学。到1913 年时, 在校学生总数达到1 484 人(不含从法政学堂转来的甲班毕业、蚕桑科简易班学生和附中学生)。在1912 至1915 年间, 还向日本送出两批留学生。教师组成除有数名前清举人外, 多系留日归国学生。学校还设有出版部, 创办了学术刊物——《学丛》。

正当西北大学初具规模、诸事渐入正轨之时, 陕西政局急剧变化。1914 年6 月,袁世凯以扬威将军衔将张凤翙调入北京, 遣其亲信陆建章率兵入陕, 夺取了陕西都督兼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张凤翙的职位。当年冬, 陆建章派兵将西北大学校长钱鸿钧逮捕入狱, 派关中道尹宋焕彩接任校长。西北大学随之日渐衰落, 到1915 年春季开学时, 仅有学生百余人, 于开学不久即被陆建章宣布撤销, 改为公立陕西法政专门学校(今西安市第二十中学校址)。之所以改为以法政为主的学校, 其关键是法政为西北大学的学科主干, 实际上是保留了西北大学的根基和血脉。而其校政主持者, 亦为与西北大学密切相关者。

为原西北大学创设会委员、农科学长, 原高等学堂留日法学学士, 1946 年8 月起复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 主讲宪法; 第四任校长蔡江澄(屏藩) 于1923 年长校不久, 即被任命为国立西北大学重建筹备主任、交际主任兼法科专门部(后改法学系) 主任、教授评议会成员等。陕西法政专门学校不仅保留了西北大学的学科主脉, 而且也保留了其优良的革命传统。1919 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后仅3 日, 即于5 月7 日, 法政专门学校学生联合数校学生举行bake, 组成学生联合会,“通电北京, 力争青岛, 营救学生”, 并于5 月中旬与数校联合举行游行示威, ∵, 联合派屈武赴京请愿, 血溅总统府。1923 年4 月16 日, 又联络10 余所学校6 000 余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旅顺、大连,打出“粉身碎骨, 以救旅大”、“头可断, 身可弃, 二十一条绝对否认”的标语。

然而, 战火再次危及西北大学的存亡。1925年3月, 军阀刘镇华被国民军赶出陕西, 次年春, 刘镇华受吴佩孚之命, 卷土重来, 围攻西安城。从1926年3月至1926年11月, 西安被围困8个月之久, 西北大学师生同全城百姓一样, 被饥饿所迫, 有的教授不得不携衣物到鬼市求售以糊口, 学校操场、图书馆后院的野草野菜均被采掘入腹充饥, 校门外饿殍倒地, 学生亦有久饿暴死者, 不少师生相继离校。

1927年1月, 国民联军解围入城后, 以总司令部名义命令:“以该校(西北大学) 所有一切校产经费改办中山学院”。这次收束西北大学和改办中山学院的筹备委员会由凤仪、李寿亭、赵葆华、刘含初和李子洲5人组成。其中王凤仪为西安被围期间李仪祉离陕后西北大学的代理校长(1925年冬~ 1927年1月18日)。中山学院筹建时对西北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去留容纳、高年级学生的函送府考录用或插班, 以及旧欠西北大学教职员工工资和外债等均做了妥善处理, 方于1927年3月10日正式成立, 表明了新的延续性。不少学生继续在该校学习, 也有不少进步教师继续留任。由于中山学院系国民联军司令部与∵合办, 故当时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任教的邓∵等人也常到中山学院兼课。

1944年10月, 岳吉力恒教授在校主持了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西北分会的学术讨论会。学校还相继创办了《国立西北大学校刊》、《西大学报》、《西北学术》等10 余种学术期刊, 反映了这一时期西北大学学术的繁荣景象。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西北大学随即于1945 年8月开始筹备迁回西安。9月20日, 教育部明令, 将东北大学西安校址(早期西北大学农科原址) , 准拨西北大学使用。1946年夏, 西北大学全部迁回西安。1946年5月, 教育部令将原国立西北医学院汉中部分, 自1946年度起并入西北大学, 改称西北大学医学院。此时全校共有4院15个系。理学院之地质地理系,于1947年初经教育部批准, 分为地质、地理两系。迁回西安后, 先后由刘季洪、马师儒、杨钟健、岳吉力恒等出任校长或代校长。这一时期, 新聘教授、副教授71人, 其中有张西堂、傅庚生、王子云、侯宗濂等教授来校执教。学校的学术活动尤为活跃, 仅1947至1948年, 正式安排的大型学术演讲就有30 余次。裴文中、屈武、郑伯奇、吴雨僧、陈梦家等著名人士先后到校进行学术交流。

1949年5月20日, 西安解放。西北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949年7月, 陕西师范专科学校、陕西商业专科学校、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并入西北大学; 1950年3月,南郑师专分校并入西北大学; 1950年4月原并入西北大学的医学院独立为西北医学院(即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1952至1953年, 全国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时, 将英语系二、三年级并入北京大学, 一年级与俄语组教师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后发展为今

1959年以前, 西北大学为高教部直属的14 所综合大学之一。1959年,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 将西北大学改归省属。1949至1997年间, 先后由岳劼恒(代)、侯外庐、刘端棻、苏贯之、郭琦、巩重起、张岂之、郝克刚、陈宗兴、王忠民执掌校政。1978年2月, 国务院批准西北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现设有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博学院、地质系、石油化学化工学院、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21个院(系),71个本专科专业,5个研究中心,12个研究所,40个研究室。现设有177个硕士点, 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有地质学、物理学、化学、历史学,4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4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大英百科全书》把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1992年12月, 陕西省政府决定“将西北大学作为重点建设院校, 积极争取第一批进入国家‘211工程’”。1993年6 月, 陕西省政府决定投资3亿元, 重点建设西北大学, 并批准了《西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规划》, 同时决定将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列入陕西省中长期发展规划。1996年10月4日至6日, 顺利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6月4日, 又顺利通过了“211工程”立项专家论证。

学校每年承担着国家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共承担国家“973”、“86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437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33项,发表学术论文12101篇,出版专著692部。据2000、2001、2002年统计,该校被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居第27位、26位、28位。中国校友会网2011、2010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西北大学均为9篇,分别名列第5和第4.

西北大学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已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 中国思想史、西北民族史、秦汉史、南亚中东史、中国考古、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唐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其中, 中国思想史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自然科学方面, 理论物理、分析化学、植物形态解剖学、前寒武纪地质和秦岭造山带、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含油气盆地地质、现代分离科学、中国数学史、拓扑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已形成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承担着国家“攀登计划”、“863 计划”、“科技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的研究。

学校在继续重视和保护基础研究的同时, 积极促进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开展应用技术和开发研究, 每年承担国家和省部委级重点科研任务百余项。“六五”以来, 全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 758 项, 其中国家级495 项, 省部级1 263 项, 已完成研究项目1 080 项, 鉴定成果267 项。改革开放近20年来, 有20 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 200 余项获省、部委级奖, 600 多项获其他奖; 出版著作、教材800 余部, 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 000 余篇。1986 年, 新华社编发的《中国的骄傲——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现代科技成果》的大型图片中, 共展出20 项成果, 其中就有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侯伯宇教授的“侯氏变换”和数学系王戍堂教授的“王氏定理”两项。

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多年来,严格贯彻“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激励个性、体现特色”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十五”以来,学校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陕西省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8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2人,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19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优秀基地2个。

2002年1月25日,西北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确定:沿用1938年10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第45次会议提出的"公诚勤朴"校训为西北大学校训。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之校训,诞生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办学的艰难时刻就淬炼出了“公诚勤朴”的校训。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黎锦熙教授曾撰文阐述了“公诚勤朴”的含义: “公诚勤朴”校风养成,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

一所高校办学风格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沉淀和积累。西北大学作为百年老校,显然具备这样一种条件,也形成了一种风气。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西大的风格,我认为可以体现在我们的校训“公诚勤朴”上,虽然仅仅有四个字,但由此辐射出的内涵却十分丰富。

首先,这种品质体现在西大人百年来一直坚持的求真务实的办学风格和优良学风上。

1902年,西北大学发端于陕西大学堂,当时学校就要求学生承续“尚实求真”的“关学”精神,为西北地区教育献力,求真务实的品格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1912 年,陕西大学堂改名西北大学,并明确提出了“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需要”的办学宗旨,这种宗旨一直坚持了几十年。

建国后,学校明确提出了要发扬新“三风”,即实事求是,严肃工作的新学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新校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新研究风。三个阶段都把实事求是的风格体现出来。

其次,这种品质也体现在西大人爱国荣校的历史使命感上,从建校开始,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秉承了爱国荣校、爱岗敬业的优秀品格,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

第三,这种品质也体现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上。西北大学经历了百年中国的各个时期,一直在祖国的西北艰难地扎根生长。难能可贵的一点是,西大的历史沿革从没有断过,始终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生存着,这就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艰苦创业精神。1958年,西北大学被划归到地方,尽管地方政府对学校的发展十分支持,但是毕竟有一定的限制,在这里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并不容易,这也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西大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西北大学研究生院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始于1956年,至1966年前共在10个专业、18个研究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57人。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后,学校是首批招收研究生和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等院校之一,先后获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和硕士学位、在职人员单独考试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授权,形成了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和硕士学位等多层次、多类型、较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截至2011年10月,先后招收各类研究生22400余名,授予博士、硕士学位15000余名。目前在校各类研究生709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53人、硕士研究生6244人)。[6]

西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前身是西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2008年7月更名),学院依托西北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成人教育的模式和规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特色和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按照“适应需求,发挥优势,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的办学方针,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规范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学院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成人教育“优秀学校”和“优秀成教院”等荣誉称号。

 

 
  • 教育部委
  • 行业协会
  • 教育媒体
  • 科研院所
  • 友情链接
  • 地方中心